嘎達瓦月雪山獅子立即念誦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6月 11, 2025 今日薩嘎達瓦月四月十五殊勝日,獲得寶島珍寶佛教團體所結緣之中陰文武百尊儀軌,雪山獅子立即念誦,真好,回向病者持明弟子壽康祥增及天下有情解脫成佛!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《入菩薩行論智慧品》2018年7月9日(中) 4月 14, 2024 《入菩薩行論智慧品》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7月9日(中) 神我沒有雄、也沒有塵、也沒有闇,雄塵闇(喜憂暗)三種功德都遠離、都沒有。它本來就是遍照所有的東西,所有五唯與五大種等等,還有大、慢、所有眼耳鼻舌身的遍照者。它本來就是遍照者,因此它沒有做什麼、它沒有行持、它不是行持者,它已經遍照了,所以它沒有行持。 神我是心識相關的,沒有方位、也沒有邊見等等。數論派可以說出很多神我的本事,說出神我的厲害。神我在還沒解脫的時候,在共同的顯現上面成立的。而一解脫的時候,是個獨立者,這是外道數論派主要的主張。 數論派最主要主張有一個自性,自性有雄、塵、闇,這三者的總體稱為自性,這三種俱足稱為自性。數論派最主要的見解是神我,神我是一切顯現都是可以擁有,可以享受的。但是它不是創造者,它是常見者、不是無常的。重點是雄、塵、闇,三者都要遠離。 但是神我擁有的一切顯現,其創造者是自性,他們認為是自性創造出來的。而自性是什麼呢?我前面也稍微說了,自性就是,雄是快樂,塵是痛苦,闇是無記,事實上是快樂、痛苦、無記三者。但是稱謂的名字是雄、塵、闇三者。 雄、塵、闇三者的道理是什麼呢?是快樂、痛苦、無記三者。外道數論派認為這三個功德聚合、合體、平等的時候,都一樣多的時候,名稱為自性。數論派裡面有二十五種見解,是數論派的一切學習的學境、一切學習的看法。 二十五種裡面的二十三種都是由自性所衍伸出來的,為雄快樂、塵痛苦、闇無記三種平和時候的自性創造的。這二十三種見解,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二十五種裡面,刪除自性與神我以外的見解,前面所說的大、慢、色聲香味觸五唯、地水火風空五大種、口手腳大遺密處等五業根、眼耳鼻舌身五知根,這些都是所謂的自性創造出來的、自性顯現出來的。 如同我們要做一個泥土的花瓶的時候,自性就是泥巴一樣。有了自性以後,我們剛才說的大,大是思想的意思。數論派認為是大,大或思想從自性展現出來。大或思想出來以後,三種傲慢也出來了。然後五唯、五大也出來了,最後五業根、五知根、心識等十一個根出來了。 這二十五種見解成立的教派,其中常見的、永遠不滅的是自性和神我,這兩者都是常見的、長久存在的,所以數論派承認的我是思想形成的,他們所謂的自性可以創造所有展現、顯現的,都可以做出來的,但是它無法享受。而神我可以享受,可是它無法創造,它是常見的,也是物體的。 自... 閱讀完整內容
入菩薩行論 20220112上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4月 20, 2022 《入雄心菩薩行論》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2年1月12日(上) སྡིག་པ་བྱེད་པ་བདེ་འདོད་ཀྱང་། 若作惡業欲求樂 གང་དང་གང་དུ་འགྲོ་འགྱུར་བ། 隨其往至任何處 དེ་དང་དེར་ནི་སྡིག་པ་དེས། 即於彼處以惡業 སྡུག་བསྔལ་མཚོན་གྱིས་རྣམ་པར་འཇོམས། 痛苦之劍窘迫侵 🌈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://chihming8.blogspot.com/ 昨天講的是若能形成善根的話,就可以獲得快樂,這是有許多的徵兆與證明。之前在講福報力之國家的王子,他到窮人家時,窮人家裡湧現出許多寶藏財富,此即是因為他的福報之緣起,這些都在經文裡有說到。我們行持善根的狀態之中,具足很多快樂的事情將會展現出來的,所以心中要歡喜自在的發菩提心,於每天的日子裡,若能實現非常強大的善根,則會有機會具足福報的,這與昨天講的內容差不多。 「若作惡業欲求樂,隨其往至任何處」,等同的,若形成了惡的業力,無論是思想上面也好、行持上面也好,因為所做所行的一切,故而住在哪裡、躲在哪裡,乃至生生世世中,都存在著這個惡的業力之受果,自然而然就有了痛苦。 「即於彼處以惡業,痛苦之劍窘迫侵」,當這個痛苦來臨時,就像兵劍打到身體般,會感受到各式各樣痛苦的窘迫,自己也會吃苦起來的,會砸到自己的,躲也躲不了。因為於生死輪迴裡面,如果通通都是在形成惡業的念頭,行持惡業的行為狀態之中,這個惡果就是如此的複雜。 所以惡業的思想和惡業的行持,將帶給我們許多各式各樣的痛苦,不管住在哪裡、出生在哪裡,都有這麼多窘迫性的果報會展現出來。所以我們要在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狀態之中,從《入菩薩行論》裡面了解的,仔細仔細地思惟起來、仔細仔細地觀察起來的時候,是可以實現出一個非常美麗的人生。所以從自己開始下手,經常讓善的念頭多增加、惡的念頭淨化等等,需要以用心的態度來行持精進波羅蜜多。 業力成熟有引業與滿業兩種,可以從四種角度來看。此時我們出生人道、擁有人身,引業的業力是善根之業力而來的,善根的業力將我們丟在這個人世界裡面,此即稱為引業善根;生活圓滿時、圓滿的狀態,即是滿業而圓滿起來的。 我們投生在樂趣的人道,又生長於人道或天道好結果的地方,一直享受快樂的事情,這就是滿業。當引業是善根、滿業也是善根時,你能獲... 閱讀完整內容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持明 仁增塔欽闡述及新譯 2019年1月7日 第三十三偈(之三) 10月 10, 2021 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持明 仁增塔欽闡述及新譯 2019年1月7日 第三十三偈(之三) རྙེད་བཀུར་དབང་གིས་ཕན་ཚུན་རྩོད་འགྱུར་ཞིང་།། 為獲利益相互爭執起 ཐོས་བསམ་སྒོམ་པའི་བྱ་བ་ཉམས་འགྱུར་བས།། 聞思修持功德皆衰損 མཛའ་བཤེས་ཁྱིམ་དང་སྦྱིན་བདག་ཁྱིམ་རྣམས་ལ།། 親友家宅及檀越住處 ཆགས་པ་སྤོང་བ་རྒྱལ་སྲས་ལག་ལེན་ཡིན།། 遠離貪執即是佛子行 有的老闆有數以億計的財產,但是有的人仍然非常辛苦。有的人很窮、很窮,每天仍以貪婪心來追求金錢財物,就像在火裡無法產生花朵一樣,如果我們經常執著貪婪的話,就開心不起來,有漏的開心也產生不起來,更何況無漏的開心則會更遥遠了,這樣想要解脫成佛的究竟真理就更不容易達到,因此我們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都要有滿足心,要練習簡單的生活。 我不是全部成功,我也是學習之中的人,也不是成就者、厲害者(師自謙),可是會表達釋迦牟尼佛能仁的教法、證法,遠離貪婪、執著的方法都要多多互相學習,這才是好的。 意思是,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人、事、物上,多看優點,看優點就會增長自己的智慧,滿足心也會增長起來。在金錢財物上不會有這麼嚴重的希求、這麼嚴重的執著,心中就沒有纏縛綁架綑綁,一切綑綁幻覺也沒有了,就會淨化起來。這要練習,沒有練習,就沒有機會。 總之,我們每天都要修行佛法的境界,特别是滿足的心、慈悲、智慧的力量都要練習,總有一天,會像我們吃三餐飯一樣自然,心情上自然而然都會出現滿足、智慧、慈悲、力量,都會從心裡展現出來,所以要多多練習佛法、聽聞佛法、思考佛法,若是遠離聽聞佛法、思考佛法,那麼就沒有機會了。 如果為了獲得利益、獲得禮拜恭敬,而相互爭吵起來,那麼聽聞、修持佛法的一切智慧都會損失的。損失聽聞佛法、思考佛法、修持佛法的智慧的原因,就是執著親戚、好友、功德主家及自己的收入利益等等,所以我們要遠離貪婪的對境,也不一定是功德主、親戚、朋友及家庭問題,針對人、事、物貪婪、執著很强、綑綁心情的一切對境都要開始練習遠離。 因為當身心分離的時候,不練習也自然而然且强迫性地讓我們必須要接受。現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